關於情緒|如何預防你我不了解的 憂鬱 情緒 ?

前言

你曾經有過憂鬱這種情緒嗎?那是什麼樣的感覺?

 

憂鬱,在上一個年代彷彿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名詞。然而,我感覺「憂鬱」已經是越來越普遍的一種隱性心理狀態了。甚至可能是未來的一種「新世代的心理健康危機」。特別是I世代,網路界的原住民,第一個跟著智慧型手機一起長大的世代,社群媒體上隨處可見的彰顯美好,可能也是推波助瀾者,更別說上一代對此了解不夠清楚的錯誤觀念延續影響了我們。

 

既然焦慮和憂鬱是這一代的新趨勢,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化解與自救呢?

這一集的來賓,是一名現在就讀醫學系的學生,目前也是Dr.歐尼爾粉絲團擁有者。因為身為憂鬱症患者的關係,希望藉由他的實際經驗提供給我們關於憂鬱症更多的了解與認識。

你可以在這裡找到他→Dr.歐尼爾 @Dr.Honeill 個人部落格

 

 

章節

開始時間 標題
00:00:10 來賓登場
00:01:16 簡述憂鬱症、憂鬱傾向、憂鬱情緒這三種名詞的分別與差異
00:05:45 在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有哪些時候容易出現關於憂鬱的情緒?
00:08:25 以個人學習、自主預防的角度,可以從那些地方著手?
00:10:14 正確抒發情緒的管道
00:12:03 怎麼提醒人們改變造成憂鬱情緒的觀念?
00:15:48 如果我們的家人、朋友剛好面臨這個狀況,我們該如何與他們相處或幫助他們?
00:20:17 你推薦什麼相關好讀易懂的書籍或是電影?
00:24:34 社會上有些人對於此有偏見或歧視,你怎麼看這種現象?

 

文字重點

自我介紹、背景

(以下文中的”我”為Dr.歐尼爾的角度)

我現在是醫學系大四的學生,我在精神疾病這方面比較有接觸,再加上我本身也是憂鬱症的患者,久病成良醫,我對這方面的見解會比其他醫學生了解更多。

今天來這個訪談是希望能夠幫助大家解答一些疑惑,或能夠幫助一些憂鬱的人,幫助他們找到一些治療的方法。

 

請為第一次聽的朋友簡述

憂鬱症、憂鬱傾向、憂鬱情緒這三種名詞的分別與差異。

其實憂鬱傾向這個詞彙並沒有特別定義。

但如果大家想了解的話,可以去精神科診所或是心理諮商所,有一個憂鬱症量表上面會有一些題目,答完之後會顯示你的憂鬱指數大概多少。我想我會把它稱為是憂鬱傾向。平常我們比較常聽到的主要是憂鬱情緒跟憂鬱症這兩個詞彙。

憂鬱情緒並沒有特定出現的情境,基本上就是你只要遇到壞事,甚至沒有遇到任何事情,你可能都會突然產生。但基本上這個情緒可能就持續約一、兩天而已。

因為我本身有憂鬱症。我不太瞭解說正常的憂鬱情緒怎麼樣,所以我會問我的周遭朋友說,那你們平常憂鬱的時候感覺怎麼樣,他們說都不想做事之類的。但是他們會想說去看影集阿,或是說去做一些他們喜歡做的事情,他們當天可能就不會去辦公、學習,或是做一些正事。可能過一、兩天情緒就消失,他們就會恢復正常。

但是憂鬱症,我非常鄭重說明憂鬱症其實是一個精神疾病,患者的憂鬱情緒,非常容易出現在你不一定有壞事,或者是什麼情境營造時,重點是它會持續一段滿長的時間。臨床上大概以一週為界限左右,只要這個憂鬱的情緒持續時間長,而且會影響到你的生活,讓你可能會想要躺在床上,不想動,或者是你完全不想要吃東西,這種情況出現很長的時間,那就代表你很有可能得到憂鬱症、精神疾病。

如果要用簡單的比喻的話,憂鬱症的患者的世界裡面,這個世界不是沒有顏色,但是這個世界的顏色對他而言,沒有任何意義;我看得到彩虹的七彩,但是彩虹的七彩,對我而言也只是黑白色這樣子。

 

以個人學習、調整觀念的角度,

我們可以從那些地方著手自主預防「憂鬱」?

從心理學來看的話,人其實都會想要有歸屬感,以馬斯洛三角形來講,最上面那層叫做自我實現,中間有例如愛與歸屬等等的。原因很簡單,會有憂鬱情緒,是因為本身跟內在的需求沒有被滿足,例如愛與歸屬的需求。

其實不只是產婦在生產後會有憂鬱症的,像我還蠻喜歡一個作家侯文詠也是醫師,後來轉職當作家,他就有在一本書裡面寫過說,他在他的老婆生產之後,自己卻有產後憂鬱的心理現象,所以基本上什麼時候容易出現憂鬱的情緒,就是在你突然沒有事情做了,在那段時間突然發現你沒有定位,或是說你沒有事情做了。沒有辦法持續你本來的角色定位、角色意義,你可能會出現憂鬱的情緒,

但我問過我老師,憂鬱症其實跟性格沒有很強的關聯性如果要我給建議的話,可能我們只能自己從心理層面的地方來著手,最好的辦法其實是找一個抒發我們負面情緒的管道。正面的情緒需要會需要被抒發,就是比如說你很開心、想要笑,就是一種正面情緒的抒發;但是你的負面情緒也是需要抒發的。

如果今天遇到什麼壞事,你如果沒有把它抒發出去,它並不會消失,其實它會累積在你的心裡面,久而久之,這個負面的情緒可能就會變成壓垮你的稻草之一。

你可以找一個有創造性的,或者是說比較有抒發、偏感性方面的一些興趣。或是運動、冥想這些類型也可以,對於這種負面情緒有很好的抒發效果。

只要你盡量去把你的負面情緒抒發掉,就會有很大的概率不會那麼容易變成憂鬱症。

 

你會怎麼提醒人們改變對錯誤的認知,

扭轉造成憂鬱情緒的觀念?

心理學上每一個人到了一定年齡時,他的價值觀其實就成形了。對於這點真的很多時候我們就是沒有辦法去改變,只能靠大家自己去改變自己的價值觀,但是非常困難。

比如說世代間青少年為什麼會有代溝?或是說為什麼青少年會跟父母吵架?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價值觀的衝突老一輩或是說比較成熟的一倍,他們價值觀都已經定型了。但是相對來說,他們的價值觀在這個時代又不一定是正確的,這個時候的青少年就會跟上一個時代的價值觀產生衝突。

這時候怎麼辦?我們只能承認,大人自己要去試著理解,試試去改變自己的價值觀。例如我們要隨時保持一顆開放的的心態。當我們聽到一些對別人的評論,或只是對某些事情的評論。或者是看到報紙、文章、雜誌上面的評論的時候,這一步該做的事情就是我們第一時間去看說這篇文章,他的結論是好或壞,而是我們要去想說這篇文章在講什麼東西,到底有沒有道理?

獨立思考的能力非常重要,為什麼很多人會憂慮過多?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在於獨立思考的部分。重點還是在於說我們要有一顆就是自主學習與理性的心態盡量地去擴大自己對於未知的範圍,就比較不會對恐懼這一塊領域憂慮過多。

在這裡我推薦一個辦法:把擔心的事情條列式、數字、具體化地寫下來,只要寫下來就不會那麼擔憂,只要眼睛看得見,遠比在腦內想像無止盡地擴大擔憂來得好。

 

如果我們的家人、朋友剛好面臨這個狀況,

我們該如何與他們相處或幫助他們?

憂鬱症患者在這方面會相對敏感很多,如果今天家人或朋友面臨這個狀況,我們這一步該做的事情,不是用我們自己認知、以為的憂鬱症患者的狀況,去跟他說他需要什麼方式。

不要給他不需要的幫助,如果真的想要主動給予什麼幫助,我的建議是你可以先上網搜尋憂鬱症患者他們面臨的處境。最重要的是不要再去傷害,或者是刺激他們。

得過憂鬱症的人跟沒有得過的人,這兩者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樣我想這句話,每一個患者應該都會認同。

所以沒有得過病的人的要用同理心去同理憂鬱症患者的心,我想非常困難。所以我剛剛提到的建議說,如果真的想要主動幫助,我的建議是先上網搜尋相關資料,做好確實的了解,為什麼他們會有現在這個症狀,再提供幫助。

千萬不要用你以為的方式、你以為的愛去幫助他。

 

你推薦什麼相關的書籍或是電影等資源,

讓想了解這類領域的朋友可以透過此有正確的觀念?

我介紹一下這本書《被討厭的勇氣》,是根據阿德勒心理學所做的像是對話式的上下集的小說,裡面討論很多阿德勒心理學的概念,這兩本書對於說一些比較內向,或者比較容易有憂鬱情緒的朋友,我認為有非常大的幫助。

阿德勒心理學有一個別名叫做個體心理學,他在這方面的建樹。相對於其他領域的心理學是更大、更有幫助的。

我另外推薦一本書叫做《一行禪師怎麼做》系列。

 

其實精神疾病跟正常人一樣,就像有一些人得了癌症,有一些人得了感冒,他們都是生病的一種。像現在有些人可能對精神疾病有誤解或歧視。我覺得這是沒辦法去完全改變的,像是愛滋病也會有人有歧視。我們只能說希望政府努力宣導,希望大家能夠就是多去了解這方面的資訊。

說真的,我們醫師、醫學生都很努力在推廣精神疾病去汙名化這個活動。

 

我們醫學生有一門課程叫做醫學人類學,這門課是說很多人類的疾病,可能是因為周遭環境跟整個他所處的社會交融之下所產生的一個疾病。像以前台灣以前有的痛痛病。醫學人類學就是在講,你在那個環境下會產生的這種疾病這個概念不是只有一人、一個人個體,可能跟一個人接觸到的時代、環境有關,像現在我們空氣汙染那麼嚴重,我們這個世代肺炎、肺癌的比例就增高。

 

 

結論

聽完這集之後,不知你有什麼樣的想法與感受呢?

之所以會想要做此集,某部分原因是因為我也想要藉此了解自己,到底自己為什麼會產生「憂鬱」等等這些不請自來的負面情緒,藉由以上這段Podcast對話,才讓我聯想到說,我們之所以常常聽到憂鬱、負面情緒等等這些心理現象,越來越常發生在我們的生活周遭的新聞事件或是認識的人,有可能這是一種「環境與心理狀態交織」越來越普遍常見的世代現象

 

這兩年中,我已經從情緒的低谷中爬出來了,並且現在持續努力找回自己。

這也讓我體認到說,這些負面的狀態搞不好是我們生命中一段課題的修煉開始,讓你有機會去審視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段遭遇、在過程中該怎麼辦,到最後甚至是發揮自己的經驗去幫助他人。

 

人最需要的是自己療癒自己的「自癒力」,這種能力不是天生就有,有不僅於少數人才能擁有,它是可以經由練習、挖掘而”生”出來的,在上述文中了解到,我們可以透過創作、冥想、閱讀讓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誰。例如我自己就是透過自由書寫這個行為更了解自己的內心的確存在負面情緒,進而決定轉化此為動機,形成此篇你現在看到的文章。

 

 

既不是只請別人開處方,也不是單向想說把心理治癒的責任與能力交給別人,能治癒你自己的能力與機會,其實都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上或轉念間。

短期做為給自己的安慰劑,長期成為自己的信心。

我們無法避免不小心生病,但可以先啟動自我療癒、才能有效長期免疫。

 

如果今天的這集帶給你什麼樣的幫助或感想的話,都歡迎來情緒家的日常 粉絲團留言讓我知道喔!


延伸閱讀:

如何幫助憂鬱症走出來,認識憂鬱症的定義、前兆、症狀與治療

關於情緒|工作不倦的秘訣不單身體休息,重點是情緒能量!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