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在自己的文章 心理測驗|適合自己的情緒表達,認識四種溝通表達者裡,描繪了一種溝通分類模式,並用它來解釋人回應內在與外在溝通的反應方式。這套架構根據兩項條件,把人區分為四種類型,兩項條件分別是:一,如何回應內在呼應,例如內心的聲音或是思考方式;二,如何回應外在制約,例如群體、環境的互動程度。
這篇文章主要是給自認是直往者的你看的。

直往者(Straight) 我必須要說出來在我爆掉之前
你擅長短暫的對話,或許不會直接開啟每一個話題,但話題爆發力強,很適合延燒引導
與你溝通時最好言簡意賅,直接切入主題,不要重複太多或是有太多的開場白,你會感到很不耐煩
成為直往者意味著什麼
- 直來直往對你而言是必須的生活之道,你認為事情攤開來講最省力省心,但旁人卻不易理解,覺得你不會看情勢講話,但你自己卻認為不需要。
- 你並不需要因為他人的反感去刻意改變自己,相反地你是要去掌握需要直向表達的時機,你要了解到要直來直往可以,但不是任性地認為所有的事都要照自己的方式來進行。
- 了解到上一層之後你可以幫助自己穩定情商與更加平順、卻有自己的姿態去待人處世。
- 面對不理解你的人,不是埋怨、憤怒地更加做自己,而是先採用策略性地預防去讓他人理解自己。
注意:
你很好面子、同時又怕嘮叨,因此如果在溝通中,人家不給你面子洗你臉的話,你心裡會很容易過不去。
缺點是如果真的發生正面衝突,你覺得該講就要講的個性,會讓場面變得很火爆,
優點則是只要經過適當地引導發洩,你的氣就消得很快,除非深仇大恨,否則不太會有隔夜仇。
此類人的情緒發洩方式,時常受到他人誤解為不理性(但實際上只是動作與反應比較大),因此需要更聰明的表達方式,例如先對他人打預防針的告知情緒反應。
誠如前述所說,此類人的情緒發洩方式,時常受到他人誤解為不理性;但不發洩的壓抑往往會讓當事人更為痛苦,因此需要的不是如何壓抑、如何發洩,相反的是需要更聰明的表達方式,例如先對他人打預防針的告知情緒反應、了解衝突與溝通背後的心理現象與人們的反應。
四種溝通方式解釋了我們為什麼這樣表達和為什麼不表達
當我們了解自己以及我們的傾向如何塑造我們對世界的看法時,我們就可以適應自己的天性,以適應自己的天性;而當我們了解其他人的傾向如何塑造他們的看法時,我們可以更有效地與他們互動。
利用了解四種溝通方式,掌握自己的語言與情緒展現模式,開始自己的生活覺察
利用了解四種溝通方式,掌握自己的語言與情緒展現模式,開始自己的生活覺察
溝通傾向並非永久制,這四種溝通傾向在我們身上是種比例分布,
推薦閱讀:
Conflict Communication: A New Paradigm in Conscious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