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文契機
《 成為 這樣的我:蜜雪兒‧歐巴馬 Becoming》乍看之下是政治人物出的書,但作者蜜雪兒‧羅賓森‧歐巴馬Michelle Robinson Obama其實本身並非傳統的政治人物,她最初在政治上的光環的確是因為丈夫的關係而受到矚目,不過後期的名聲是靠自己特立獨行的行為掙來的。
原本我對於政治人物的好感度不高,即使手邊曾有過幾本政治人物出的自傳,後來也被我以二手書的方式賣掉了,不想留存也不想反覆閱讀,但這本書我之所以收藏與推薦的原因,是因為我在這本書裡看到的光輝不僅只來自於名人光環,更多來自於身為女人、女性、求知者對自己的期許與自我價值的肯定,而這些我認為在生命經歷裡是很珍貴的元素,如果未來有女兒的話,這本書我會想留給她看。
章節介紹
全書分成下列三個章節,分別有「成為自己」、「成為我們」、「成為無限可能的自己」
1.成為我自己 Becoming Me
2.從我成為我們 Becoming Us
3.成為無限可能的自己 Becoming More
這三項其實互有因果與階層順序,這三階段不必等到要結束前一階段才能邁進下一階段,甚至於有的人的生命是先遇到另一半才開始藉由在關係中的碰撞來回修第一階段的課。但先成為自己是我認為建構關係很大的前提,第一階段是自己的生命中持續要做的功課,甚至越早做越好。這是我命名本文最大的意義,也是我寫本文提醒自己留存或是給讀者的最大用意。
對女孩子、女人而言,我認為這是一本宣示生命獨立、鍛鍊自信的好書。這本書告訴我們,在戀愛來臨前,如果先建立起來對於自己的自信、認知,以及獨立判斷的價值,對自己而言是很有幫助的,因為這些可以幫助自己清晰地判斷、決策與行動,大幅降低價值混亂、內心不穩的可能。
因為蜜雪兒不論是在紀錄片與書裡都提過,她大部分的自我養成,是在遇到丈夫以前建立出來的。而我認為這是人生中很重要的部分,能夠保持自己不傾斜、不輕易動搖、不隨波逐流,即使日後不論嫁給誰(是說自我提升後大概眼光也不會差到哪裡去),自己的個人自我價值與定位,也不會因為踏入婚姻後, 生命角色的變動而被磨損與滅去。
這本書的重點,如果只能以一句形容的話,我認為是下列這句:
書本比愛情重要?「沒有任何一個男孩可愛或有趣到值得妳為他放下書本」。
There is no boy cute enough or interesting enough to stop you from getting your education.
放下書本在這裡意即「停止接受教育」,也是我認同此書最大的原因。而我為什麼會這麼認同此點的因素,在於脫離持續工作的兩年間,透過大量的閱讀或課程,我察覺了我的思想進化幅度在這段期間逐漸提升且觀念奠基加深,一改以往因為資訊不足、沒有深入切身的內心思考時,容易出現的價值不穩、內心動搖的行為。
而這些自我提升、自我進化的行為,除了讓我反省過往在還沒有覺醒以前,自己在戀愛盲目時期做過的那些瘋狂,都讓現今的我不禁(拍大腿嘆息),當時的我做了很多浪費錢、浪費時間的行為,只求對方專注在我身上,卻忽略自己憑什麼本事讓對方專注的本質,如此一來,當我轉移焦點忙著提升自己時,就不必花費多餘的心力來求關注。

我喜歡的作詞人姚謙的《一個人的品味》,
對前述所提這種自主的前提要求的狀態,寫出了非常美的形容:
自己的心靈,是一座要靠自己累積經營起來的農場,
自給自足是常態,有朝一日所謂的伴侶出現,生活發生了變化,最好也是兩人有著相互守望的心態,各自依然有著獨立的空間。愛情是兩個獨立農場的總合,相互完整地包括著。
當一個準備好的農耕等待者,一定強過於總是汲汲走錯獵場的獵人。
在遇到你之前,自己可以做好何種準備?
因為開始關注這種「成為自己」、「戀愛」、種種因果的邏輯關係,我開始探討如何在戀愛之間達到自利、利他之間平衡的境界,為什麼會有這層想法的產生,是我最近因為外貌因素而開始注意吳怡農這個人,當我發現我因為他的個性特質與外貌產生更多幻想之際,我也同時發現,跟以往總是陷在粉紅泡泡一段時期的我,光只有幻想是不夠的,如果自我的狀態不理想、或雙方的狀態其實並沒那麼適合,不能彼此互助於對方;就算真的相遇了,恐怕也因為兩人彼此的生命階段不同而無法真正幫助彼此心中想做的,這對雙方而言都會是種生命的遺憾。
也許對於現在的我而言,還是會有羨慕、崇拜、幻想等內心小少女情節而心動,但我透過以往戀愛的經驗,證實了重點不是多喜歡,而是適合比較重要,前述的小少女衝動已經被時間沖刷打磨成了謹慎、務實與接地氣的選擇,因此我開始放開與接受自己可以有粉紅小泡泡的幻想,但不會執著於一定要跟對方在一起,甚至這一點也延展到我之前對於前任的復合期望上,已經不再那麼濃烈地放大與投射自己的期望。
結論與本文帶給我的啟發
回到開頭,無論你對蜜雪兒的政治評價或形象呈現觀感如何,我認為沒有人是完美的,更遑論容易因利益關係而遭受指責的政治人物,但我喜歡這本書,光透過此書知道這點,不因人廢言,並學習判斷後實際應用練習在自己的生命裡,我想這就是本書給予女性最好的建議:
成為(Becoming)之路沒有終點,是不斷前進、進化、蛻變的過程,
時間到了,即褪去舊的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