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 衣櫥醫生 的相識經過源於2018年的2月初,那時的我剛結束第一次的內觀體驗,甫自一個索然無味的穩定半公職離開,剛開始漫無目的的隨興 寫作 ,一方面重理我在2017年因為情傷留下的部分 寫作 ,與回顧過去自己的思想變化。一方面不太知道自己的未來何去何從。
寫作生涯斷斷續續的、沒有目的也不知道目標受眾是誰,只是為了寫而寫,但過往在不同職涯、不同國家旅行、與不同人種交往的經驗,再加上我那時開始接觸心理學、營養學、佛學、艾楊格瑜珈、自然運動、身心靈文學,竟也累積了不少。
而我在2018年3月的一次舊衣交流會上遇到了衣櫥醫生。那醒目好辨識的短髮造型,初次見面即感覺她是一名獨特的女子,剛開始我很納悶與疑惑,為何離鄉背井的她,有勇氣去挑戰一門台灣現今仍未熱烈發展起來的領域,並且開始以此做生意?
她用堅定的淡褐色瞳孔,給了我一個答案:
「我先給自己一百天,義無反顧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想起以前,那段困在想逃離升學壓力,卻無能為力的自己,以無名小站為精神糧食的自己,在童年時代,曾經說想當作家卻總是被大人搖頭不認同職業的自己。於是我開始在Medium上定期寫作,兩個月之後,也開始在SOSreader (現在的Vocus)上發表文章。收獲了一批小眾、有認同我寫作看法、有背景很厲害的人垂青、與我交流,有美麗有想法的化妝師、攝影師等等,更因為開始關注寫作這件事,讓我對『自己』這個品牌開始有了自覺,開始珍惜並保護自己的時間表規畫與能量流向。
而我直到在這條路上走了一段時間以後,才知道:
寫作不是最終目的,而通往這目的的過程才是對自己能力、人生覺醒最重要的經過。
而當我在學習理財時,有一個關於「財務自由」的觀念常被人誤解,許多人要誤以為要有錢才能自由,可是最終自由的目的,是在讓自己的人生,終能有更多、更寬廣的物質、時間的自由選擇與安排。多有錢反而並不是重點,重點是找到自己人生中對自由的不同詮釋。
因為網誌上的文章發表有紀錄日期,就在約第85天左右,一位朋友丟給我一個連結:「聽說你有在寫作,他們在徵自由撰稿人,你去試試吧!」於是在投了我文章的連結之後,這家位於澳門的女子生活網站ARTICLES BY 情商小姐的時間銀行成為我的第一個客戶,我在第90天左右成為我人生中初試啼聲的短期簽約作家。也因此,我非常感謝那在100天前給我建議的她,也感謝在100天前決定給我自己機會,開始經營自己的,自己。
而直到今年年末,她終於出了書,而我在這本《衣櫥醫生,帶你走入對的人生》,也看到許多人內心那個曾經被他人的聲音埋沒的自己。
忽視自己的意願乃至聲音,變相地也容許別人忽視自己
曾幾何時,我們在通往生命的道路上,因為無意識或是尚未長出自覺,而輕易地讓別人的聲音淹沒了自己,讓別人輕易的評判我們的外貌與身材,只因自己在成長過程中,來不及或不知道該如何瞭解自己的骨架、輪廓或是身體結構,而讓店家、世俗觀念、社會單一價值觀片面的評判我們的身體價值,也花費了大量的金錢與時間去試錯。
我自己的衣櫥在斷捨離之前,有將近三分之一的空間裝了不屬於我自身意願邀請來的衣服,大部分是我母親硬塞給我的好意,就算想丟都在每次被嫌浪費的阻止中不了了之,而在經過那段痛苦的斷捨離時期之後,終於長出反駁勇氣的我,才終於為自己的衣櫥與空間找到自由:
劃出心理界線
不必全然接受別人所謂的好意(或是無意);以及說不,不代表自己不乖。

特別是書中所提到領導者類型的人,在講求順從、壓抑的亞洲文化裡總活得特別辛苦,這部分看得我深有同感,屬於「夢想家」混合「領導者」的我,自小常常不知道關於這類型的人該如何穿,再加上求學時期的時尚資訊來源大多是追求柔美、依順風格的日雜,不知道還有別種類型的可能,也因此常常發生自己的風格臉型配上衣服顯得很不搭嘎,而壟罩在強勢母親的指導購買下,購衣選擇也大多是為了可持續穿著一段時間,而刻意挑選過大的尺寸,產生「衣不合身」的現象,自己始終對於自身的體型輪廓不清不楚,更遑論說適合自己的風格了。
延伸閱讀:好書推薦 |《精準購買》讓心情與選擇都一次變好的一次消費!
真正的購物自由是學會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而透過此書,我終於從中了解到了一件重要的事:
不論是穿對衣服變漂亮、或是衣櫥整理得多乾淨都不是最終目的,
重點是要透過此的過程中,找到自己,了解自己,
學會從此開始對自己的生命負責。